急性胆囊炎症状是怎么样的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通常由胆囊结石阻塞胆管、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黄疸、腹胀等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明确诊断。
急性胆囊炎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胛区放射。这种疼痛常因胆囊壁炎症刺激或结石嵌顿导致胆道压力升高引发,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因疼痛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反应。
多数患者会出现38-39℃的中度发热,若发生化脓性胆囊炎或胆管炎时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源于胆囊黏膜炎症反应释放的致热原,或细菌感染产生的内毒素。需注意发热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
约70%患者伴随反射性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进食后恶心加重、频繁呕吐胆汁样液体。这与胆囊炎症刺激内脏神经,以及胆道压力变化影响胃肠蠕动有关。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当炎症波及肝总管或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梗阻性黄疸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异常。黄疸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胆道系统病变。
查体可见右上腹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即深压胆囊区时患者因疼痛而屏住呼吸。部分患者因肠麻痹出现全腹胀满,听诊肠鸣音减弱。腹部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等特征性改变。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应选择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情况,若反复发作建议评估手术指征。日常注意规律进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胆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