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吐下泻发烧是怎么回事

小孩上吐下泻伴随发烧可能由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胃肠炎、食物过敏、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对症用药、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避免脱水加重病情。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传播,表现为呕吐、水样便及低热。发病初期呕吐明显,随后腹泻加重,可能伴随呼吸道症状。治疗以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为主,严重时需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避免使用止泻药。家长需注意患儿臀部护理,防止尿布皮炎。
诺如病毒具有强传染性,集体机构易暴发,症状包括突发呕吐、腹痛腹泻和38℃左右发热。病程通常持续1-3天,呕吐较腹泻更突出。治疗需少量多次补充补液盐,呕吐剧烈时可暂禁食2小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可遵医嘱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家长需对呕吐物及时消毒,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
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反复高热伴里急后重。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粪便可见红白细胞。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口服补液。家长应记录患儿排便次数和性状,发热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常见于婴幼儿,进食后2小时内出现呕吐、荨麻疹及腹泻,可能伴有低热。需立即停用可疑食物,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忌口。轻症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腹泻严重时补充锌制剂。家长需详细记录饮食日记,逐步进行食物激发试验明确过敏原。
婴幼儿中耳解剖特点易致中耳炎,表现为发热、呕吐伴抓耳哭闹,腹泻可能为伴随症状。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需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抗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哺乳时保持头高位,避免呛奶加重中耳压力。家长需观察患儿听力反应,如出现耳流脓需立即复诊。
患病期间应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饮品加重腹泻。每次呕吐或腹泻后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保持尿量正常。密切监测精神状态、前囟凹陷、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象。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停止后继续补锌10-14天促进肠黏膜修复。如出现嗜睡、抽搐、血便等警示症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