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低血压、干咳、头晕、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降压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部分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可能引起血压过度下降,表现为眼前发黑、乏力等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若出现严重低血压,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可能引发持续性干咳,与缓激肽蓄积刺激呼吸道有关。症状较轻时可观察,若影响生活质量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胶囊等替代药物。
利尿剂氢氯噻嗪片、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片等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血容量或血管张力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建议起床时动作缓慢,避免长时间站立。症状持续需复查药物配伍合理性。
长期使用呋塞米片等排钾利尿剂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可配合螺内酯片等保钾利尿剂使用,或遵医嘱补充氯化钾缓释片调节电解质平衡。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片等药物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尤其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用药初期应每1-2周监测肾功能,出现尿量减少、下肢浮肿等症状时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患者需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适量食用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切勿自行停药,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