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尿道下裂手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尿道下裂手术前通常需要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并为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血常规检查主要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指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异常提示潜在感染风险,血小板数值异常可能影响术中止血。尿道下裂患者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此时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
尿常规重点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蛋白含量。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后再手术。血尿可能伴随尿道畸形存在,尿蛋白异常需警惕肾功能问题。检查前应清洁外阴避免污染标本。
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凝血机制。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需提前备血或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需术前停药7-10天。
泌尿系统超声可观察肾脏、输尿管结构,排除合并畸形如肾积水。严重病例需进行尿道造影明确尿道缺损长度及位置。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阴茎海绵体发育情况,对复杂型尿道下裂手术规划有重要价值。
心电图用于筛查潜在心脏疾病,尤其是合并其他畸形的患儿。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可能需麻醉科会诊调整麻醉方案。检查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影响结果准确性。
术前1周应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局部感染。手术当日需禁食6-8小时,婴幼儿可遵医嘱饮用少量糖水。术后需使用支被架保护创面,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恢复期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排尿时刺痛感。定期复查尿道通畅度,观察有无尿瘘或狭窄等并发症。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