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小儿感冒有哪些症状

小儿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小儿感冒的症状可能包括打喷嚏、咽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
鼻塞和流涕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病毒侵入鼻腔黏膜后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鼻腔分泌物增多。患儿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情况,婴幼儿可能因鼻塞影响吃奶。家长可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症状,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减轻不适。
咳嗽是感冒进展期的典型表现,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咳。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保护性反射,但频繁咳嗽可能影响患儿睡眠。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1-2周,若咳嗽加重或超过2周未缓解,家长需及时带患儿就医。
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小儿感冒发热多为低至中度热。体温在37.5-38.5℃时建议物理降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惊厥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感冒期间患儿常出现食欲减退,这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不适、味觉改变有关。家长可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等,少量多餐喂养。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适量给予温开水、稀释果汁等。若患儿拒食超过24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就医。
感冒患儿可能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等表现,这是机体对抗感染时的正常反应。家长应让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如患儿出现持续萎靡、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等严重精神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
小儿感冒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鼓励患儿多饮水,饮食宜清淡营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皮疹、耳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可预防感冒传播。感冒恢复期应保证充足休息,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