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甲减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 #甲减
关键词: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由自身免疫损伤、碘摄入异常、药物因素、手术或放射治疗、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触发有关。患者体内产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逐渐被破坏。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随着病程进展会出现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典型甲减症状。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药物替代治疗。
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不足,常见于远离沿海地区的人群,可能出现颈部增粗、反应迟钝等症状。而短期内摄入过量碘也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这种情况在停用含碘药物后可逐渐恢复。日常需保持适量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但甲亢患者需严格限制。
长期服用锂制剂、胺碘酮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部分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使用过量也会导致药物性甲减。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心率减慢等症状,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左甲状腺素通常可改善。
甲状腺全切术后必然发生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时若剂量过大,也可能破坏过多甲状腺组织。这类医源性甲减患者术后1个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同时监测骨代谢和心血管指标。
垂体肿瘤、产后大出血等导致的垂体功能减退,会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类中枢性甲减患者除甲减症状外,往往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等表现,需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再逐步加用甲状腺激素,避免诱发肾上腺危象。
甲减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冬季注意保暖,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妊娠期女性需更频繁监测。出现嗜睡、水肿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警惕黏液性水肿昏迷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