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眼底有没有病变

眼底病变可通过视力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式确诊。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等,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视力检查是发现眼底病变的基础手段,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可检测视力异常。当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时,视力检查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病变。检查时需遮盖单眼分别测试,若矫正视力低于0.8应进一步做眼底检查。
眼底照相能直观记录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状态。采用免散瞳眼底相机可快速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改变。检查可发现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典型体征,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也有诊断价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分层显示视网膜结构,精确检测黄斑裂孔、视网膜水肿等病变。该检查无创且分辨率高,可量化测量视网膜厚度变化,对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野检查通过光敏感度测试评估视功能损伤程度。青光眼早期会出现鼻侧视野缺损,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环形暗点。自动静态视野计能定量分析视野缺损范围,对判断病变进展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动态观察视网膜血液循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能清晰显示血管渗漏、无灌注区等异常,是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黄斑水肿的金标准。检查前需进行过敏试验,检查后可能出现皮肤黄染等短暂反应。
日常应注意控制血糖血压,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时机。户外活动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中适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