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怎么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肺炎
关键词: #肺炎
吸入性肺炎可通过体位引流、氧疗、抗生素治疗、支气管镜治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吸入性肺炎通常由误吸食物、胃内容物、化学性物质、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对于清醒患者,可采用头低脚高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进一步损伤。昏迷患者需侧卧位避免误吸加重,同时配合拍背帮助痰液松动。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误吸且无严重呼吸困难者,操作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严重低氧血症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需调整氧流量。氧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防止氧中毒发生。
细菌性吸入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厌氧菌感染需联用甲硝唑。治疗周期通常持续7-14天,重症患者需静脉给药。
对于大气道异物或大量分泌物堵塞者,需行支气管镜下抽吸和灌洗。术中可局部注入抗生素溶液,严重黏膜损伤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冲洗。该操作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气管插管,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呼气末正压设置在5-10cmH2O,维持平台压低于30cmH2O。撤机前需逐步降低支持力度,同步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
患者恢复期应保持半卧位进食,选择糊状食物减少误吸风险。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和咳嗽练习,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炎症吸收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出现发热或痰量增多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和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