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什么导致的呢怎么治疗

小儿麻痹症通常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通过接种疫苗、对症支持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与病毒直接侵袭神经系统、免疫应答不足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发热、肢体疼痛、肌肉无力甚至瘫痪。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运动神经元损伤。急性期需隔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卧床休息。家长需注意患儿排泄物消毒,避免病毒扩散。
未完成疫苗接种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病毒。预防关键为规范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或灭活疫苗,我国现行免疫程序为2月龄起接种4剂次。发病后可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病毒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会导致永久性肌力下降。急性期过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仪治疗、针灸改善局部循环,配合踝关节矫形器预防足下垂畸形。
延髓受累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等危重症。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严重者需气管切开。可联合注射用甲钴胺营养神经,减少后遗症。
瘫痪肢体长期失用会导致肌肉萎缩。稳定期需坚持水疗、推拿等物理治疗,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促进神经修复。家长应每日帮助患儿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挛缩。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方式是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患儿发病后需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受压,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如牛奶羹、鱼肉泥等。康复阶段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性运动训练,结合矫形器具使用,定期评估肌力恢复情况。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急促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