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脏损伤的症状

儿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儿童肝脏损伤的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皮肤黄染、腹部胀痛、尿液颜色加深、异常出血等。肝脏损伤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毒性、代谢异常、胆道梗阻、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肝区压痛、体重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1、食欲减退

肝脏损伤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消化功能,导致儿童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甚至厌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部分患儿会出现对油腻食物的排斥反应。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进食量变化,若持续1周以上需就医排查肝功能异常。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可遵医嘱使用联苯双酯滴丸、甘草酸二铵胶囊等护肝药物。

2、皮肤黄染

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皮肤和巩膜出现黄色染色,轻症可能仅表现为眼白发黄,严重时全身皮肤呈橘黄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2周内消退,若持续加重或伴有陶土色大便需警惕胆道闭锁。病毒性肝炎患儿可使用茵栀黄颗粒配合蓝光治疗,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需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片。

3、腹部胀痛

肝脏肿大时可触及右上腹包块,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肝硬化患儿可能出现腹水导致腹部膨隆,叩诊呈移动性浊音。急性肝损伤常伴随发热症状,家长发现孩子持续腹痛应避免擅自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解热镇痛药,需经医生评估后选择护肝治疗方案。

4、尿液颜色加深

肝脏损伤时尿胆红素排泄增加会使尿液呈浓茶色,严重者尿液可呈现酱油样改变。家长需与脱水导致的尿色加深相鉴别,观察是否伴随粪便颜色变浅。自身免疫性肝病患儿可能需要使用泼尼松龙片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尿常规。

5、异常出血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表现为鼻出血、牙龈渗血、皮下瘀斑等,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家长发现孩子轻微碰撞后出现大面积淤青,或伤口止血时间延长时应警惕肝功能异常。维生素K1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紧急处理,慢性肝病患儿需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

家长应保证儿童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和含防腐剂的零食。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大小便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红霉素肠溶片等。建议每半年进行肝功能检查,有肝病家族史的儿童需加强筛查频率。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