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几岁不会有症状了呢

小儿麻痹症通常在5岁后不会出现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肌肉萎缩或畸形等后遗症。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数感染者在儿童期发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袭神经系统,尤其偏好攻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通常为7-14天。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约1-2天后可能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瘫痪症状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逐渐增强,5岁后新发瘫痪病例显著减少。急性期症状通常在2-3周内消退,但约25%患者会遗留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
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后数十年可能出现进行性肌无力综合征,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这种情况与神经细胞长期代偿性工作导致功能衰竭有关,表现为原有瘫痪肢体肌力进一步减退、肌肉疼痛或新发肌无力。该综合征不属于新发感染,而是迟发性后遗症。目前全球范围内通过疫苗接种已基本消除野生病毒株传播,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
建议家长按时为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3、4月龄各接种一剂,4岁时加强一剂。对于已出现后遗症的患儿,可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包括物理治疗、矫形器使用及必要的手术矫正。日常需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避免肥胖加重关节负担。出现新发肌无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