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治指南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治需结合辨证分型,主要方法有疏风解表、清热化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化痰等。该病多因外感风邪、肺脾气虚、痰热壅肺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适用于风寒袭肺证,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可使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含荆芥穗、防风等药物。若痰多可加半夏、陈皮。治疗期间注意避风保暖,避免生冷饮食。
针对痰热壅肺证,见高热烦渴、痰黄黏稠。方选麻杏石甘汤加黄芩、瓜蒌等。中成药可选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金振口服液。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适用于气阴两虚证,表现为低热盗汗、干咳少痰。常用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含太子参、麦冬等。可配合小儿健脾止咳糖浆。饮食宜清淡,可食用百合粥、银耳羹等滋阴之品。
针对痰瘀互结证,见口唇青紫、痰中带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含桃仁、红花等。中成药可选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家长需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及痰液性状变化。
用于肺脾气虚证,表现为咳嗽痰多、食欲不振。选用六君子汤加味,含党参、白术等。可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日常可按摩足三里穴,饮食添加山药、茯苓等健脾食材。
中医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变化。保持居室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油腻甜食。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拍背排痰,遵医嘱进行穴位敷贴等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