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彩超主要查什么部位的肿瘤

涎腺彩超主要用于筛查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大涎腺的肿瘤,也可观察小涎腺的占位性病变。
腮腺是涎腺彩超检查的重点部位,常见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沃辛瘤等良性肿瘤,以及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恶性肿瘤。彩超可显示肿瘤的边界、血流信号及钙化情况,多形性腺瘤多呈圆形低回声团块,沃辛瘤常见囊性变,恶性肿瘤则多表现为边界不清、血流丰富。
颌下腺肿瘤以良性居多,但恶性比例高于腮腺。彩超能鉴别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腺淋巴瘤常为双侧多发,恶性肿瘤多伴淋巴结转移。检查时需注意肿瘤与下颌骨、口底肌肉的关系,评估手术难度。
舌下腺肿瘤临床较少见,但恶性率较高。彩超可发现舌下区实性占位,恶性肿瘤常浸润舌肌。由于解剖位置深在,需结合磁共振进一步评估。
小涎腺分布于口腔黏膜各处,彩超对腭部、颊部等表浅部位的小涎腺肿瘤有诊断价值。常见黏液囊肿和恶性度较高的腺癌,彩超可判断病变范围及深度。
部分恶性肿瘤可转移至涎腺,如黑色素瘤、肺癌转移等。彩超能发现异常淋巴结,通过血流特征辅助判断性质,但需结合病理确诊。
涎腺彩超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应避免佩戴金属饰品。检查后若发现可疑病变,建议进一步行细针穿刺或影像学检查。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长期接触辐射等致癌因素,发现涎腺区域无痛性肿块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