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麦粒肿出脓后怎么处理

关键词: #婴儿
关键词: #婴儿
婴儿麦粒肿出脓后需及时清洁脓液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避免挤压。麦粒肿是睑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及脓点形成。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用棉签蘸取温水轻柔擦拭脓液,每日重复进行2-3次。操作前家长需洗净双手,避免污染棉签。擦拭方向应从内眦向外眦单向移动,不可来回摩擦。若脓液黏稠,可用38-40℃温热纱布湿敷5分钟软化后再清理。
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制剂。红霉素眼膏需涂抹于睑缘处,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次1滴,每日3次。用药前需清除分泌物,避免药效降低。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类眼膏。
将干净毛巾浸入40℃温水后拧干,敷于患眼5分钟,每日3-4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液排出。注意温度不超过42℃,避免烫伤婴儿娇嫩皮肤。热敷后立即擦干眼周,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家长需每日记录红肿范围、脓液量及婴儿抓挠频率。若出现脓液颜色变黄稠、眼睑肿胀超过3天未消或发热超过38℃,提示可能继发眶周蜂窝织炎,须立即就医。避免婴儿揉眼,可临时佩戴纯棉手套。
哺乳后及时清洁婴儿面部奶渍,定期修剪指甲。婴儿毛巾应每日煮沸消毒,不与成人混用。母乳喂养者需避免高脂饮食,减少睑板腺堵塞风险。复发超过3次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泪道阻塞。
保持婴儿床品清洁干燥,每周更换2次枕套。哺乳期母亲可适量增加维生素A摄入,如胡萝卜泥、菠菜汁等。若婴儿频繁眨眼或畏光,可能合并结膜炎,需眼科专科检查。治疗期间避免强光刺激,室内光线宜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