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肥厚症状有哪些危害

心脏肥厚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危害。心脏肥厚通常由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
心脏肥厚会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心脏泵血能力减弱,长期发展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心力衰竭的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强心药如地高辛片等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控制液体量。
肥厚的心肌可能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导致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慌、晕厥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严重时需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严重心脏肥厚可能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风险较高,可能无明显前驱症状。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定期心内科随访,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ICD。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筛查。
肥厚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可能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出汗、恶心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和心率,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肥厚伴发房颤时,心房内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等严重后果。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卒中症状。预防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日常需观察出血倾向,避免外伤。
心脏肥厚患者需定期心内科随访,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体重,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出现胸闷加重、持续心悸、意识丧失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