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转移到胆囊特征

直肠癌转移到胆囊的特征主要包括右上腹隐痛、黄疸、消化不良、胆囊区包块及体重下降。转移通常提示癌症进展至晚期,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确诊。
肿瘤侵犯胆囊壁或周围神经时可引发持续性钝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相关,易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增强CT或MRI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或局部占位。
转移灶压迫胆总管或肝门部淋巴结肿大导致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及陶土样便。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μmol/L,超声可见肝内胆管扩张。需与原发性胆囊癌或胆管结石鉴别。
胆囊功能受损影响胆汁排泄,出现腹胀、嗳气、脂肪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食欲减退,胃镜检查排除胃肠原发病变后,应考虑转移可能。PET-CT有助于发现代谢活跃病灶。
体检可触及质硬固定包块,超声显示胆囊形态失常伴实性占位。细针穿刺活检可见与原发直肠癌一致的腺癌病理特征,免疫组化CDX2阳性可辅助判断肠源转移。
癌症消耗及胆道梗阻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患者3个月内体重常下降超过10%。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时提示预后不良,需营养支持联合抗肿瘤治疗。
确诊胆囊转移后应评估全身转移情况,治疗方案需结合原发灶控制状态、患者体能评分及基因检测结果。日常需少量多餐补充中链甘油三酯奶粉等易吸收营养,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绞痛。每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