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区别有哪些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14次浏览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疱疹分布部位及并发症风险。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疱疹集中于口腔咽部;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导致,疱疹同时出现在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且可能引发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1、病原体差异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2、4、5、6、8、10、16型感染引起,其中A16型与手足口病病原体重叠。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其中EV71型更易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种疾病均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但EV71型病毒传染性更强。

2、疱疹分布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局限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等口腔后部,呈灰白色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手足口病疱疹除口腔外,还会出现在手掌、足底、臀部及膝盖等部位,口腔疱疹多位于舌、颊黏膜,手足部疱疹多为红色斑丘疹,部分呈透明水疱样。

3、症状严重程度

疱疹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痛、拒食为主要表现,发热可持续3-5天。手足口病多数为低热,但EV71型感染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并伴随精神差、嗜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脑干脑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4、并发症风险

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较少,偶见脱水或热性惊厥。手足口病中EV71型感染可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病例可在发病1-5天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柯萨奇病毒A6型导致的手足口病可能伴随指甲脱落等迟发表现。

5、治疗与预防

两者均以对症治疗为主,疱疹性咽峡炎可选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缓解咽痛。手足口病重症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必要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方面,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而疱疹性咽峡炎尚无针对性疫苗。

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加强手卫生与物品消毒。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避免酸性食物刺激疱疹。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黏膜修复,保持环境通风以减少病毒传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