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常见分型有哪几种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18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小儿

小儿骨折的常见分型主要有青枝骨折、骨骺骨折、完全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弯曲型骨折等。儿童骨骼具有柔韧性和生长板特点,骨折类型与成人存在差异。

1、青枝骨折

青枝骨折表现为骨皮质部分断裂,类似嫩枝折弯未断的状态。多发生于长骨干,如桡骨、尺骨等。由于儿童骨膜较厚且富含血管,骨折后通常无显著移位。临床可见局部肿胀、压痛,X线显示骨皮质皱褶或成角。治疗以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为主,愈合时间通常为3-6周。

2、骨骺骨折

骨骺骨折涉及生长板损伤,根据Salter-Harris分型可分为五型。Ⅰ型为单纯骨骺分离,Ⅱ型累及干骺端三角形骨块,Ⅲ型涉及关节面,Ⅳ型贯穿骨骺和干骺端,Ⅴ型为生长板压缩损伤。需通过MRI评估损伤程度,精确复位可降低生长障碍风险。

3、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指骨皮质全层断裂,可分为横行、斜行、螺旋形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伤,如坠落伤或车祸伤。患儿可能出现明显畸形、异常活动及骨擦感。治疗需根据骨折稳定性选择闭合复位或手术内固定,常用弹性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

4、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由骨强度降低导致,常见于成骨不全、骨囊肿白血病等疾病。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X线可见骨质异常改变。除骨折处理外需治疗原发病,如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成骨不全症,骨囊肿可行刮除植骨术。

5、弯曲型骨折

弯曲型骨折属于儿童特有类型,表现为长骨弯曲但无明确骨折线。多见于前臂或胫骨,因纵向压力导致骨塑性变形。临床可见肢体弯曲畸形但活动度保留,X线显示骨弓形改变。轻度变形可自行矫正,显著弯曲需手法矫形。

儿童骨折后应限制剧烈活动,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家长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功能,发现石膏松动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复诊。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