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脚后跟骨折三个月了,现在怎么还不能走路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后跟骨折三个月了,现在怎么还不能走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脚后跟骨折三个月后仍然无法行走,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常见的原因包括固定不牢固、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症等。每一个原因都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进程,从而导致行走困难。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采取措施,加速康复。
1、固定不牢固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骨折治疗期间,石膏外固定是常用的方法。如果石膏固定不当,比如过紧或脱落,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愈合。这种情况下,骨头可能没有正确对齐,导致愈合时间延长。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合适的石膏,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骨头在正确的位置愈合。
2、肌肉萎缩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长时间不活动可能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影响行走能力。肌肉萎缩会导致力量不足,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从而影响行走。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来改善肌肉状况,恢复肌肉力量。
3、骨质疏松症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钙质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这可能影响骨折愈合。骨质疏松会使骨头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和愈合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补充钙质是关键。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补钙药物,如碳酸钙D3片,帮助改善骨密度。
除了上述原因,韧带松弛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愈合。如果采取措施后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通过专业的医疗指导,结合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您更快恢复行走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耐心等待身体的愈合过程,也是康复的重要部分。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到您,早日恢复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膝盖旁边骨头突出怎么回事

膝盖旁边骨头突出可能由生理性骨骼发育、髌骨半脱位、胫骨结节骨软骨炎、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或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骨骼发育

青少年快速生长期可能出现胫骨结节暂时性隆起,属于正常发育现象。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局部热敷缓解不适,无须特殊治疗。

2、髌骨半脱位

膝关节稳定性差可能导致髌骨向外侧偏移形成凸起。可能与股四头肌无力、外伤等因素有关,常伴关节弹响和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3、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多见于运动量大的青少年,因胫骨结节骨骨骺反复牵拉导致局部骨质增生。通常表现为运动后疼痛和局部压痛。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控制炎症。

4、骨肿瘤

骨软骨瘤或骨肉瘤等疾病可能造成局部异常骨性突起。可能与基因突变、放射性损伤有关,常伴随夜间痛和病理性骨折。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后行肿瘤切除手术。

日常应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运动时佩戴护具,若突出持续增大或伴随严重疼痛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