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肚子疼拉肚子便血怎么回事

儿童肚子疼拉肚子便血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套叠、过敏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儿童进食生冷、变质或过敏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痛腹泻伴轻微便血。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疼痛,粪便中混有少量鲜红色血丝。家长需暂停可疑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口服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细菌性痢疾或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便,伴随发热、里急后重感。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便血严重时可短期应用鞣酸蛋白酵母散保护肠黏膜。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果酱样血便伴呕吐时需警惕肠套叠。腹部超声可见靶环征,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送医,禁食禁水并记录排便性状。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常见黏液血便伴湿疹,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家长应严格回避过敏原,替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急性期可短期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配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促进肠黏膜修复。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儿会出现慢性腹泻、腹痛及反复便血,结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溃疡。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病例需联合泼尼松龙片,贫血者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日常护理需注意记录患儿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疹。恢复期给予低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血便量增加,须立即复诊。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所有治疗均应在儿科医生监督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