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原因及症状

荨麻疹可能由遗传、环境刺激、食物过敏、感染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红肿等症状。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冷敷缓解、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干预。
部分荨麻疹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导致的肥大细胞稳定性异常有关。这类患者皮肤接触物理刺激(如摩擦、压力)后易诱发风团,常伴有持续数小时的瘙痒。建议此类人群避免剧烈运动或紧身衣物摩擦,日常可记录诱因并咨询过敏专科医生。
冷热温度变化、日光照射或花粉尘螨等环境因素可直接激活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症状表现为突发的红色风团,多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急性发作时可用冷水冲洗患处,外出时注意防护口罩及防晒衣物,必要时使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控制症状。
海鲜、坚果或食品添加剂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通常在进食后30分钟内出现全身性风团伴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喉头水肿,需立即就医。建议过敏体质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E检测,家中常备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应急药物。
细菌或病毒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诱发荨麻疹。此类患者除皮肤症状外,多伴有发热、咽痛等感染征象。需针对原发病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依巴斯汀片控制皮肤症状。
甲状腺疾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患者易出现慢性荨麻疹,风团持续超过6周且常规抗组胺药效果差。皮肤活检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需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和奥马珠单抗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荨麻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日常饮食需忌酒及辛辣食物,记录可疑诱因日记。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