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小儿腺样体肥大

儿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小儿

小儿腺样体肥大可通过体格检查、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腺样体肥大可能与反复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胃食管反流、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反复中耳炎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儿童的面部特征,如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等。通过口咽部视诊可初步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同时检查扁桃体是否伴随肥大。触诊颈部淋巴结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慢性炎症。体格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鼻咽镜检查

纤维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可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及阻塞后鼻孔程度。检查时需将细软镜体经鼻腔插入,可清晰显示腺样体表面是否充血、有无分泌物附着。该检查能准确评估腺样体占鼻咽腔比例,对判断手术指征具有重要价值。检查过程可能引起轻微不适,需家长配合安抚儿童情绪。

3、影像学检查

鼻咽部侧位X线可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A/N比值超过0.7提示明显肥大。CT扫描能三维重建腺样体形态,明确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MRI适用于评估腺样体对咽鼓管的影响,对合并中耳积液者更具优势。影像学检查具有客观量化优势,但需注意儿童放射防护。

4、多导睡眠监测

对于疑似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需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通过记录脑电、血氧、胸腹运动等参数,可客观评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该检查能鉴别单纯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监测需在专业睡眠中心进行,家长需提前帮助儿童适应检测环境。

5、听力评估

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可筛查传导性听力损失,腺样体肥大常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积液。耳镜检查能发现鼓膜内陷、液平等中耳炎体征。对于反复中耳感染或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应定期进行听力随访。早期发现听力问题有助于及时干预,避免影响语言认知发育。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持续鼻塞、睡眠打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饮食宜清淡,保证充足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减轻症状。定期随访评估腺样体变化,必要时遵医嘱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