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属于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常见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1、病毒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引起,病毒通过血液侵犯心肌细胞导致炎症反应。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展为心肌损伤。治疗需针对病毒类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同时配合营养心肌的辅酶Q10胶囊。

2、免疫反应异常

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和抗体错误攻击心肌组织,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此过程可能伴随血清肌钙蛋白升高和心电图ST段改变。治疗需使用免疫调节剂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严重时需用甲泼尼龙片控制过度免疫反应。

3、心肌缺血缺氧

炎症反应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细胞代谢紊乱。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与活动无关但持续数小时。需使用改善微循环的曲美他嗪片,配合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4、心功能不全

持续炎症会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运动减弱。治疗需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5、心律失常

心肌传导系统受累可引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致阿斯综合征发作。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发现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需根据类型选用盐酸胺碘酮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必要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猕猴桃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肌酶谱,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