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炎 #孕妇

孕妇心肌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自身免疫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B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孕妇心肌炎的常见诱因。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会导致心肌水肿和坏死,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确诊需结合血清学检测和心脏磁共振检查。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2、心脏负荷加重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50%,心输出量上升40%,可能诱发代偿性心肌肥厚。双胎妊娠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心肌劳损,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建议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并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

3、自身免疫异常

妊娠期免疫耐受改变可能导致抗心肌抗体产生,引发心肌细胞炎症反应。这类患者常伴有低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阳性。治疗需在风湿免疫科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配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

4、药物因素

部分孕妇因先兆流产使用黄体酮注射液,或服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引起药物性心肌损伤。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心动过速、ST段改变。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改用阿替洛尔片控制心率,并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

5、营养缺乏

妊娠剧吐或偏食可能导致维生素B1缺乏,引发脚气病性心肌病。特征性表现为高输出性心力衰竭伴周围神经炎,血清转酮醇酶活性降低。治疗需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每日摄入瘦肉、全谷物等富含硫胺素的食物。

孕妇出现持续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心内科,完善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肉和豆制品,烹饪时使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出现宫缩频繁或胎动减少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