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称为什么病毒

小儿麻痹症通常称为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主要有Ⅰ型、Ⅱ型、Ⅲ型三个血清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尤其易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毒在咽部和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复制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部分病例可突破血脑屏障侵入神经系统。病毒对运动神经元的破坏会导致肌肉弛缓性瘫痪,下肢受累更为常见。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感染、非特异性发热到瘫痪型不等。病毒在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可在污水和粪便中存活数月,但高温、紫外线照射和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
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进行序贯免疫。患者确诊后需隔离治疗,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严重呼吸肌麻痹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接触者应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消毒,避免病毒传播。出现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