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动脉瘤怎么检查出来

夹层动脉瘤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诊断。主要有主动脉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检测等方法。
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是诊断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快速扫描,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内膜撕裂位置、真假腔范围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检查过程无创且耗时短,对急性胸痛患者具有重要鉴别价值。检查前需确认患者无碘造影剂过敏史,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
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电离辐射,适合孕妇及需重复检查的患者。该技术能多平面重建主动脉三维图像,准确判断夹层累及范围,对慢性夹层动脉瘤的随访评估具有优势。检查时间较长,不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诊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影像学结果不明确时采用。通过导管插入动脉注射造影剂,可实时观察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能进行介入治疗。检查存在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肾病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升主动脉夹层诊断灵敏度高,可在床旁快速完成。通过食管探头近距离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结构,能发现主动脉内膜摆动征、真假腔血流差异等特征性表现。检查前需禁食,严重食管疾病患者禁用。
D-二聚体检测作为辅助手段,其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该指标反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在血管内膜撕裂时会显著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结果异常时应警惕血栓性疾病可能。
怀疑夹层动脉瘤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确诊后需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日常注意监测脉搏和血压变化,出现胸背剧痛、意识改变等紧急症状需即刻呼叫急救。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影像学,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如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