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自汗盗汗的三味中药

治疗自汗盗汗常用的三味中药主要有黄芪、浮小麦、五味子。自汗盗汗可能与气虚、阴虚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不自主出汗、夜间汗出增多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药调理。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型自汗。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卫表不固导致的白天易出汗、稍动即汗出淋漓等症状。常与白术、防风配伍使用,如黄芪颗粒、黄芪精口服液等中成药。阴虚火旺者慎用。
浮小麦擅长敛汗除烦,对阴虚盗汗效果显著。其含有的麦角甾醇等成分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夜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多与牡蛎、麻黄根同用,如浮小麦合剂。表邪未解或实热证者不宜单独使用。
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收敛止汗,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汗证。其所含五味子素可调节汗腺分泌,改善自汗盗汗交替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常与麦冬、人参配伍,如五味子颗粒。外感发热及湿热证患者禁用。
使用中药调理自汗盗汗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选药,避免自行配伍。日常应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凉爽,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辛辣燥热食物。长期严重出汗或伴随心悸、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