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主要有归脾丸、乌鸡白凤丸、宫血宁胶囊、云南白药胶囊、固经丸等,需在医生辨证后使用。月经崩漏多与脾虚、血热、血瘀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
归脾丸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崩漏。脾虚导致统血无力时,可能出现经血色淡、质稀,伴有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该药通过补气摄血改善症状,使用期间需避免生冷食物,脾虚湿盛者慎用。
乌鸡白凤丸含乌鸡、人参、当归等,主治气血两虚型崩漏。患者常见经量多而色淡、头晕心悸,多因久病体虚或过度劳累导致。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感冒发热时暂停使用,需配合休息调养。
宫血宁胶囊以重楼为主要成分,适用于血热型崩漏。血热迫血妄行可致经色深红黏稠、口干舌燥,常因情绪波动或饮食辛辣诱发。该药具凉血止血功效,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避免与寒凉食物同服。
云南白药胶囊含三七等成分,针对血瘀型崩漏。瘀血阻滞胞宫时多见经血紫暗有块、小腹刺痛,常见于产后或术后患者。该药能化瘀止血,服用期间禁食酸冷,外伤出血者不可内服。
固经丸由黄柏、黄芩等组成,用于阴虚血热型崩漏。阴虚内热者可出现经量多而鲜红、潮热盗汗,多与熬夜或更年期相关。该药通过滋阴清热止血,肾阳虚者忌用,需避免熬夜及温燥食物。
月经崩漏患者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宜清淡温补,可适量食用红枣、桂圆等补血食材。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7天,或伴有严重头晕、腹痛,应立即就医。中药调理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服药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