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大动脉血管破裂

肺部大动脉血管破裂属于急危重症,可能由外伤、动脉瘤破裂、感染性血管炎等因素引起,需立即就医抢救。主要表现包括突发剧烈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休克等,死亡率较高。
胸部锐器伤或严重钝性撞击可直接导致肺动脉或支气管动脉撕裂。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场景,伴随肋骨骨折、血气胸等症状。急救需维持气道通畅并紧急手术修复,临床可能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人纤维蛋白原等止血药物辅助治疗。
肺动脉高压或血管壁先天缺陷可能形成动脉瘤,在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诱因下破裂。患者多有长期咳嗽、活动后气促病史,CT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局部扩张。需紧急行介入栓塞术或血管支架植入,术后需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预防血栓。
结核分枝杆菌或曲霉菌感染侵蚀血管壁可导致破裂,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表现为发热、消瘦后突发大咯血,痰培养可检出病原体。治疗需联用异烟肼片、伏立康唑胶囊等抗感染药物,同时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
中央型肺癌或转移瘤侵犯肺动脉时可能造成破裂,多伴有持续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等症状。增强CT可见肿瘤包绕血管,需紧急放疗或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控制出血,后期评估手术可能性。
肺活检、支气管镜操作不当可能误伤血管,表现为术中突发血氧下降。需立即停止操作并气管插管,通过支气管球囊压迫止血,必要时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收缩血管。
预防肺部大血管破裂需控制高血压、避免剧烈胸外按压,慢性咳嗽患者应定期检查肺动脉压力。术后恢复期须绝对卧床,避免用力咳嗽和便秘,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长期抗凝治疗者需监测凝血功能,出现咯血先兆应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高危职业人群建议佩戴胸部防护装备,有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肺部CT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