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肠胃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脱水等。肠胃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肠胃炎早期常出现胃部不适感,伴随反复恶心或喷射性呕吐。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多为胃内容物,细菌感染可能混有胆汁。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是典型表现,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病毒性肠胃炎多为水样便,细菌感染可能见黏液脓血便。严重腹泻时需警惕肠黏膜损伤,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临床常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鞣酸蛋白酵母散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细菌性肠胃炎易出现38-39℃中低热,伴随肌肉酸痛和全身倦怠。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时,需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可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同时保持充足休息。
胃肠黏膜充血水肿会导致明显的厌食反应,儿童可能出现拒食拒水。急性期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首选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刺激肠道。
持续呕吐腹泻会导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体征,婴幼儿前囟凹陷是重要判断指标。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哭时有无眼泪、口唇是否干燥等细节,必要时及时就医。
肠胃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急性期选择米粥、面条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食品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胃肠。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排查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情况。日常加强手部清洁,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