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肛周脓肿区别

肛瘘和肛周脓肿是两种不同的肛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引起的局部化脓性炎症,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表现为反复流脓和肛周硬结。
肛周脓肿起病急骤,患者常出现肛周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明显肿胀,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脓肿形成后局部可触及波动感,需及时切开引流。致病菌多为肠道菌群,如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未及时处理的肛周脓肿可能发展为肛瘘。
肛瘘病程较长,典型症状为肛周反复流脓、瘙痒,瘘管外口可见肉芽组织增生。根据瘘管走行可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复杂肛瘘可能形成多个外口。肛瘘管道内壁为肉芽组织,长期不愈可能癌变。诊断需结合肛门指诊、肛周超声或MRI检查明确瘘管走向。
肛周疾病患者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出现肛周肿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使用偏方处理。肛瘘患者术后需定期换药,遵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