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东西呛入气管的症状

宝宝吃东西呛入气管的症状主要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声音嘶哑、烦躁不安等。气管异物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多因进食时哭闹、嬉笑或吞咽功能不完善导致食物误入气道,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就医。
气管受异物刺激会引发反射性剧烈呛咳,咳嗽呈阵发性且难以缓解。咳嗽时可能伴随呕吐或流涎,若异物较小可能仅有间歇性干咳。家长需保持宝宝头低臀高位,用掌根快速拍击其肩胛区帮助异物排出。
异物阻塞气道会导致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出现鼻翼扇动、肋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严重时呼吸可达每分钟40次以上,伴有喘鸣音。此时应避免强行喂水,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1岁以上儿童实施腹部冲击。
缺氧会导致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色,提示气道梗阻严重。可能伴随意识模糊或肢体无力,属于危急情况。家长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持续拍背直至专业人员到达。
异物卡在声门或气管上段时,宝宝哭声或说话声会变得低沉嘶哑,严重时完全失声。可能伴随吞咽疼痛和流涎,此时不可用手指掏挖口腔,避免将异物推入深部气道。
缺氧和不适感会使宝宝出现哭闹不止、四肢挣扎等表现,后期可能转为嗜睡。家长需保持冷静,固定宝宝头部避免颈部过度伸展,3岁以下婴幼儿应采用拍背压胸法急救。
预防宝宝气管异物需注意:避免给5岁以下儿童喂食整粒、果冻、坚果等高风险食物;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禁止边吃边玩;选择适龄软质食物并切成小块。家中需学习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检查玩具小零件是否牢固。若发生呛咳后症状缓解,仍需就医排除异物残留可能,因部分小型异物可能移位至支气管引发后续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