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底血管瘤

眼底血管瘤是一种发生在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可分为视网膜血管瘤和脉络膜血管瘤两类。
视网膜血管瘤多与vonHippel-Lindau综合征相关,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周边部红色球形病灶伴迂曲扩张的滋养血管。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飞蚊症,严重者可因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确诊需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特征性“双循环”征象。治疗可选择激光光凝、冷冻治疗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
脉络膜血管瘤多为孤立性病灶,常见于眼球后极部,眼底检查呈现橙红色隆起。患者主诉视力模糊、视物变形,可能继发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脉络膜增厚伴视网膜下液,超声检查可见高内回声。治疗手段包括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以及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等药物控制进展。
约20%视网膜血管瘤患者存在VHL基因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类患者需定期筛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肾细胞癌等伴发肿瘤。基因检测可早期发现家族携带者,建议患者亲属每6-12个月接受眼底筛查。
未治疗的血管瘤可能导致黄斑水肿、视网膜前膜形成等并发症。长期渗出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对于继发青光眼患者,可选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必要时需进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表现为后极部多发性小红点,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骨瘤是一种含骨组织的血管性肿瘤,CT检查可见特征性钙化影。这类特殊类型血管瘤通常生长缓慢,若无明显症状可暂观察。
确诊眼底血管瘤后应每3-6个月复查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的深色蔬菜水果,如蓝莓、紫甘蓝等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