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爆炸怎么治疗

膀胱爆炸通常是指膀胱破裂,需立即就医进行手术治疗。膀胱破裂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膀胱修补术、膀胱造瘘术、导尿引流、抗感染治疗、疼痛管理等措施。
膀胱修补术是治疗膀胱破裂的主要手术方式,适用于膀胱壁全层破裂的情况。手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方式进行,将破裂的膀胱壁进行缝合修补。术后需留置导尿管,保持膀胱空虚状态,有助于伤口愈合。膀胱修补术的成功率较高,但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尿漏或感染等并发症。
膀胱造瘘术适用于严重膀胱破裂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手术通过在腹壁造瘘,将尿液直接引出体外,暂时性替代膀胱功能。造瘘术后需定期更换造瘘管,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待膀胱愈合后,可考虑关闭造瘘口,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导尿引流是膀胱破裂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通过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减轻膀胱内压力,促进破裂部位愈合。导尿期间需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导尿袋,预防尿路感染。对于轻微膀胱挫伤,单纯导尿引流可能足够,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膀胱破裂后易发生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抗感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通常持续7-14天。同时需监测体温、血象等感染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膀胱破裂常伴有剧烈腹痛,需进行有效镇痛治疗。可选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镇痛药物。疼痛管理应遵循阶梯原则,从非甾体抗炎药到阿片类药物逐步升级。同时需评估镇痛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膀胱破裂患者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增加腹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但需控制饮水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膀胱造影或超声,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重、尿量减少等情况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关注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