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检查

肱骨外上髁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主要检查方法有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肌电图检查等。
医生会通过触诊和特定动作测试判断疼痛点,如伸腕抗阻试验阳性可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检查时会按压患者肱骨外上髁部位,观察是否出现局部压痛,并让患者做握拳、伸腕等动作评估疼痛程度。该检查无需特殊设备,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骨关节炎等骨骼病变。虽然肱骨外上髁炎早期X线表现可能正常,但慢性患者可能出现肌腱钙化或骨赘形成。该检查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对软组织损伤的分辨率有限。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伸肌总腱的肿胀、撕裂等病变,可动态观察肌腱在运动时的状态。检查无辐射且实时成像,能准确评估肌腱厚度、回声变化及周围滑囊炎情况,是诊断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辅助手段。
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肌腱变性、部分撕裂及骨髓水肿等情况。适用于症状严重或准备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全面评估损伤程度,但检查费用较高且耗时较长。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卡压,可鉴别桡神经深支受压导致的类似症状。该检查需将电极针插入肌肉,具有一定创伤性,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
确诊肱骨外上髁炎后,患者应避免反复用力抓握、旋转前臂等动作。急性期可使用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初期以静力性收缩为主,逐渐增加抗阻练习。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使用工具时分散手腕压力,必要时佩戴护具保护肘关节。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