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下龋齿怎样修补

牙龈下龋齿的修补方式主要有树脂充填、嵌体修复、全冠修复、根管治疗联合修复、拔牙后种植修复等。牙龈下龋齿是指龋坏部位位于牙龈边缘以下的牙齿结构,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牙周病、牙齿排列不齐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龈肿胀、咀嚼疼痛等症状。
树脂充填适用于龋坏范围较小且未累及牙髓的牙龈下龋齿。医生会先清除龋坏组织,再用复合树脂材料填充缺损部位。树脂材料颜色接近天然牙齿,美观性较好,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磨损或脱落。操作时需严格隔湿,避免唾液污染影响粘接效果。
嵌体修复适用于龋损较大但牙体组织保留较多的病例。通过取模制作与龋洞形态匹配的陶瓷或金属嵌体,再用粘接剂固定。嵌体比直接充填更耐用,能更好恢复牙齿形态,但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组织,且对牙龈边缘密合度要求较高。
全冠修复适用于龋坏范围大或剩余牙体薄弱的牙齿。需将牙齿整体磨小,套上金属烤瓷或全瓷牙冠。全冠能完全包裹患牙,提供强力保护,但需要磨除大量牙体组织。若龋已接近牙龈深处,可能需先行牙冠延长术暴露缺损部位。
当龋坏已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再通过桩核冠修复。根管治疗能保留患牙根,但牙齿会失去活力变脆。桩核可增强固位,配合全冠能恢复咀嚼功能,整体治疗周期较长费用较高。
对于无法保留的严重牙龈下龋齿,可能需拔除患牙后选择种植修复。种植牙通过植入人工牙根支撑上部修复体,能较好恢复美观和功能,但需要足够骨量支持,治疗周期3-6个月,费用较高。需评估全身状况及口腔条件是否适合手术。
牙龈下龋齿修补后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避免过硬食物。定期复查修复体密合度及牙龈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控制牙周炎症可降低继发龋风险,吸烟患者应戒烟以提高修复成功率。修复体出现松动或破损需立即就医,避免龋坏复发或牙体折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