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结石患者的主要症状

胆道结石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胆道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可能由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等因素引起。
胆道结石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与结石阻塞胆道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患者可能伴随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疼痛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胆道结石阻塞胆管可能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表现。黄疸程度与梗阻部位和持续时间相关,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长期黄疸可能引发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需通过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必要时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手术治疗。
胆道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化脓性胆管炎,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表现。需及时进行血常规、血培养检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
胆道结石刺激或胆道梗阻可引起反射性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症状常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腹胀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缓解症状。
胆道结石影响胆汁排泄可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腹胀、腹泻、脂肪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对油腻食物耐受性差,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可通过低脂饮食、少食多餐改善症状,必要时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胆道结石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绞痛。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持续腹痛、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有助于预防胆道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