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指征包括哪些

消化道出血的指征主要有呕血、黑便、便血、贫血症状、失血性休克等。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肠息肉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内镜止血、药物或手术治疗。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血液经口腔呕出,颜色可为鲜红色或咖啡渣样。呕血常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患者可能伴有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凝血酶冻干粉、生长抑素注射液等,严重时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黑便表现为柏油样便,是血液在肠道内消化后形成的特征性改变,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必要时行内镜治疗。
便血指粪便中混有鲜红或暗红色血液,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常见于痔疮、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患者可能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感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美沙拉嗪肠溶片、云南白药胶囊,或进行肠镜下止血、手术等处理。
慢性消化道出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等。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相关。常见于胃癌、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治疗需纠正贫血并处理原发病,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同时针对病因治疗。
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常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穿孔等急症。需立即抢救,包括输血、补液、使用注射用奥曲肽等药物,并行紧急内镜或手术治疗控制出血。
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绝对禁食至出血停止,逐渐恢复饮食时应从流质开始,避免粗糙、辛辣食物。日常需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及有无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有肝硬化、溃疡病史等高危人群应避免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肠黏膜的因素,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