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患口腔癌不是无缘无故!有研究发现:患上口腔癌,离不开这3点

肿瘤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4次浏览

关键词: #口腔癌 #口腔

口腔里的小溃疡总不好?刷牙时发现牙龈莫名出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现代医学研究揭开了口腔癌的神秘面纱,原来它的出现从来不是偶然。

一、三大高危因素要警惕

1、烟草与酒精的双重暴击

每天一包烟的人患口腔癌风险增加5-8倍,而烟酒同嗜的人群风险直接飙升15倍。焦油等致癌物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细胞,酒精则充当了"帮凶",加速有害物质渗透。

2、HPV病毒悄悄作祟

约20%的口腔癌与HPV16型感染有关。这种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的病毒,会在口腔黏膜长期潜伏。特别要注意的是,口腔卫生差会为病毒繁殖创造温床。

3、长期机械刺激的慢性伤害

残根残冠、不合适假牙的反复摩擦,就像用砂纸不停打磨口腔黏膜。这种持续性的物理刺激,可能诱发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

二、早期识别有诀窍

1、两周不愈的溃疡要当心

普通口腔溃疡通常7-10天自.愈,若同一部位溃疡持续两周以上,边缘呈现菜花状隆起,就要提高警惕。

2、颜色改变是危险信号

健康口腔黏膜呈粉红色。如果出现白色、红色或红白相间的斑块,尤其伴随粗糙感,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3、功能异常别忽视

突然出现的牙齿松动、张口困难、舌体运动受限,都可能是肿瘤压迫的表现。吞咽时有梗阻感更要及时排查。

三、预防胜于治疗

1、定期口腔检查不能省

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对于吸烟人群建议每半年一次。医生用特殊染色剂能发现肉眼难辨的早期病变。

2、保持口腔清洁有讲究

除了早晚刷牙,要养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舌苔清洁同样重要,可以减少致癌物残留。

3、营养均衡很关键

维生素A、C、E缺乏与口腔癌相关。多吃深色蔬菜、坚果、全谷物,少吃腌制、油炸食品。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镜子,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往往藏着健康大隐患。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定期检查的意识,就能让口腔癌远离我们的生活。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也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