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引起的发烧需要吃退烧药吗

痢疾引起的发烧通常需要根据体温决定是否使用退烧药,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但需优先治疗痢疾本身。
痢疾是由志贺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热是其常见症状之一。当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保持环境通风等。此时过早使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进展,影响对痢疾治疗效果的观察。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烧药物。但需注意,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瑞氏综合征。退烧药仅作为对症处理,不能替代针对痢疾的抗生素治疗,如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菌药物仍需按疗程规范使用。
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密切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及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或中毒症状,须立即就医。痢疾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做好餐具消毒、便后洗手等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