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几天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少数情况下可能延长至12天。潜伏期长短与病毒载量、个体免疫力等因素相关。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指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多数患者在感染后3-7天内会出现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典型症状。此时病毒在体内完成复制并达到一定数量,触发免疫反应。部分免疫功能较强或病毒暴露量较低的人群,潜伏期可能延长至7-12天,这类患者早期症状往往较轻,但仍有传染风险。潜伏期内患者虽无症状,但血液中已存在病毒,若被蚊虫叮咬可能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
预防基孔肯雅热需重点防蚊灭蚊,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护措施。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损伤。疫区居民应清除积水容器,减少蚊虫滋生环境。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