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预防肺炎

儿童预防肺炎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式实现。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与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等有关。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可显著降低儿童感染肺炎的概率。肺炎球菌疫苗能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流感疫苗则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肺炎的风险。建议家长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相关疫苗。
勤洗手能减少病原体传播。儿童活动范围广,易接触污染物将病原体带入呼吸道。家长需教导孩子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降低感染概率。
肺炎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流感季节或肺炎高发期,家长应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需佩戴口罩并隔离。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定期对儿童接触的物体表面消毒。
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儿童免疫力。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的摄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适当户外活动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功能,学龄前儿童每天应保持10-13小时睡眠。
密闭环境易滋生病原体。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雾霾天气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但需定期更换滤网。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刺激性气体,这些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
预防儿童肺炎需多措并举。除上述方法外,家长应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球蛋白,建议坚持母乳喂养至6个月以上。若儿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须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