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雄黄的功效与作用

雄黄的主要功效为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传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硫化砷成分,具有抗菌、抗寄生虫及抑制肿瘤细胞作用,但须严格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雄黄所含硫化砷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外用时能缓解疥癣瘙痒、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症。临床常用雄黄粉调敷或配伍其他药物制成膏剂,如复方黄柏液涂剂含雄黄成分可治疗湿疹。使用时应避免接触黏膜及破损皮肤,防止砷中毒。
对于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嗽气喘,雄黄可与贝母、瓜蒌等配伍入丸散。古方紫金锭含雄黄能化解痰浊,但现代因其毒性已较少内服。需注意长期吸入雄黄粉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损伤,药房调剂时须严格防护。
《肘后备急方》记载雄黄与朱砂配伍可治疟疾,其砷成分能抑制疟原虫繁殖。对于小儿惊风抽搐,古法常用微量雄黄入安神丸,现代因安全性问题已改用替代药物。癫痫患者绝对禁止自行服用含雄黄制剂。
实验显示雄黄提取物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含雄黄的复方青黛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但砷剂治疗需精确控制血药浓度,普通肿瘤患者不可盲目尝试,必须在血液科医师监护下使用。
传统用于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感染,常与使君子、槟榔配伍。现代驱虫首选阿苯达唑片等安全药物,雄黄因治疗窗窄已基本淘汰。误食含雄黄偏方可能导致腹痛、血尿等砷中毒症状,儿童孕妇绝对禁用。
使用雄黄须注意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内服每日不得超过0.1克且不可连续超过3天。外用时避免与伤口接触,用药后彻底洗手。服用期间禁酒及高蛋白饮食以防增加砷吸收。出现恶心、皮疹等不适立即停用并就医,定期监测尿砷含量。中药材店购买时需认准正规炮制品,避免使用含雄黄的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