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降低。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慢性炎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糖升高、黑棘皮症、疲劳等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
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人群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导致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或信号传导障碍。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更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并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若伴随血糖持续升高,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辅助控制。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常见诱因,尤其是腹型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患者可能出现腰围增粗、体重指数超标。建议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和规律运动减重,必要时可配合阿卡波糖片或西格列汀片等药物改善代谢。
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葡萄糖无法有效被肌肉摄取利用。表现为餐后血糖波动明显、体力下降。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配合阻力训练。若运动调节效果有限,可考虑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辅助治疗。
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会通过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干扰胰岛素受体功能,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长期感染患者。这类患者可能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除控制原发病外,可遵医嘱使用沙格列汀片或利拉鲁肽注射液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合并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表现为月经紊乱、多毛。胰岛素抵抗与卵巢卵泡膜细胞过度分泌雄激素有关。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可配合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内分泌代谢。
改善胰岛素抵抗需长期坚持低升糖指数饮食,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每周进行有氧与抗阻结合的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同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出现持续高血糖或酮症倾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