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症状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寒战、高热、出汗、头痛、乏力等。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典型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寒战

疟疾发作时通常以突发性寒战为首发症状,患者会感到全身发冷、颤抖,甚至牙齿打颤,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不等。寒战期体温开始上升,可能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繁殖并释放代谢产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寒战期结束后会进入高热期,此时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摄氏度以上。

2、高热

高热期体温可达到39-41摄氏度,患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高热期通常持续2-6小时,期间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无性繁殖并破坏红细胞。恶性疟疾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3、出汗

高热期后会进入出汗退热期,患者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水平。出汗期患者常感到极度疲乏,可能持续2-4小时。出汗退热是疟疾发作周期结束的标志,但疟原虫仍在体内存活,未治疗情况下会周期性发作。

4、头痛

疟疾发作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表现为前额或全头部的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头痛可能与高热、脑部微血管内疟原虫感染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关。严重疟疾感染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脑型疟疾。

5、乏力

疟疾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感到明显乏力、倦怠,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脾肿大等慢性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孕妇感染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

疟疾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蚊虫叮咬以防止疾病传播。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适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出现疑似疟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涂片检查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疟药物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磷酸氯喹片等进行规范治疗。从疟疾流行区返回后出现发热症状需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