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ga肾病

中医养生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肾功能不全。IgA肾病的发生可能与黏膜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感染诱发、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1、黏膜免疫异常

IgA肾病患者的黏膜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异常糖基化的IgA1分子。这些异常IgA1易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临床可见感染后突发肉眼血尿,尿检显示红细胞畸形率增高。治疗需控制感染灶,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2、遗传易感性

部分IgA肾病存在家族聚集性,与HLA-DRB1*04等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病理改变较重,易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早期干预,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联合鱼油软胶囊延缓进展。

3、感染诱发

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常诱发IgA肾病活动,因病原体抗原与IgA1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患者表现为咽痛后出现茶色尿,伴尿蛋白定量升高。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青霉素V钾片清除感染灶,必要时短期应用甲泼尼龙片冲击治疗。

4、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

肝脏对异常IgA1的清除能力下降是重要发病机制,肝硬化患者合并IgA肾病概率显著增高。这类患者肾活检可见系膜区IgA沉积伴C3补体活化,临床表现为持续镜下血尿。治疗需保护肝功能,使用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配合低蛋白饮食。

5、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加速IgA肾病进展,高血压既是病因也是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血肌酐缓慢上升,肾脏病理显示全球硬化比例增高。需严格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选缬沙坦胶囊等ARB类药物,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

IgA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肾毒性药物。饮食建议低盐优质蛋白,每日蛋白摄入量0.6-0.8克/公斤体重,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为主。合并水肿者需记录24小时尿量,限制每日饮水量。冬季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病情稳定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但应避免马拉松等高强度耐力训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