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宽怎么整形

下颌骨宽可通过下颌角截骨术、磨骨术、注射瘦脸针、面部吸脂、正颌手术等方式改善。具体选择需根据骨骼结构、软组织分布及个人需求综合评估。
通过手术切除部分下颌角骨骼,直接缩小骨性宽度。适用于骨性下颌宽大且咬肌发达者,需全身麻醉,术后需固定包扎1-2周。可能出现暂时性神经麻痹或出血,需选择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生操作。
采用器械打磨下颌骨外板,使轮廓线条柔和。适合轻度骨性宽大或不对称者,创伤小于截骨术,恢复期约2-3周。需注意过度磨骨可能导致骨质薄弱或继发骨折。
通过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松弛咬肌,改善肌肉型下颌宽。效果维持4-6个月需重复注射,适合拒绝手术或咬肌肥厚为主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咀嚼无力或表情僵硬。
针对皮下脂肪堆积导致的下颌轮廓模糊,采用微创抽吸去除多余脂肪。恢复快但无法改变骨性结构,需配合加压塑形头套使用1个月。
适用于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严重宽大,需联合截骨与牙齿矫正。手术复杂且恢复期长达3-6个月,但可同时改善咬合功能与面部比例。
术前需完善三维CT评估骨骼形态,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术后严格流质饮食2周,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长期需注意口腔卫生与咬合关系维护,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需及时就医。非手术方式建议每半年复查调整方案,维持效果需结合日常减少硬食咀嚼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