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症状的治疗。
菊花味辛疏散,微寒清热,常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其挥发油成分有助于促进汗液分泌,帮助机体散热。可与桑叶、薄荷等配伍增强解表效果,代表方剂如桑菊饮。风热感冒患者可用杭白菊5-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菊花归肝经,能清泄肝热以平息肝阳,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等症状。常与石决明、珍珠母等平肝潜阳药物配伍使用。高血压患者可用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水饮用,但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菊花善清肝经风热,对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畏光流泪有显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改善眼部微循环。可配伍夏枯草、决明子增强疗效,或外用菊花煎汤熏洗眼部。长期用眼过度者可用枸杞菊花茶养护视力。
菊花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疮疡肿毒有消散作用,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治疗疔疮肿毒可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或鲜菊花捣烂外敷患处。但皮肤溃烂者禁用外敷,避免感染加重。
菊花含有的绿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延缓细胞氧化损伤。长期适量饮用菊花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选用无硫熏制的优质菊花,每日用量不超过15克,避免空腹饮用。
菊花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应配伍枸杞、红枣等温性食材同用。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需小剂量测试。药用菊花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日常保健建议选择胎菊或杭白菊,用80℃左右温水冲泡,可反复冲泡3-4次。保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