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症状

吸入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咳痰等。吸入性肺炎是指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其他异物被误吸入下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或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咳嗽是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痰液。咳嗽可能因吸入异物对呼吸道黏膜的直接刺激引起,也可能因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咳嗽时可能伴有咽喉不适或异物感,严重时可出现阵发性剧烈咳嗽。若咳嗽持续加重或痰液颜色变深,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发热多出现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中,体温可超过38摄氏度。发热常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机体正在对抗感染。部分化学性吸入性肺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通过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感染程度。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费力或气促,多在活动后加重。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换气功能受损,或气道被异物部分阻塞所致。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此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氧疗甚至机械通气支持。
胸痛通常表现为胸部钝痛或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痛可能源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或因剧烈咳嗽导致胸部肌肉劳损。若胸痛突然加剧并伴随咯血,需警惕肺栓塞或气胸等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检查。
咳痰是细菌性吸入性肺炎的典型表现,痰液可能呈黄色、绿色或铁锈色,有时带有血丝。痰液性状和量可反映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大量脓性痰可能提示肺脓肿形成,而粉红色泡沫痰则需考虑心源性肺水肿可能。痰培养可帮助明确致病菌并指导抗生素选择。
预防吸入性肺炎需注意进食时保持坐位、细嚼慢咽,避免大笑或说话;卧床患者应抬高床头30度以上。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吞咽训练,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整食物性状。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义齿,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若出现疑似吸入性肺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水分,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