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危害有多大呢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所致,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疼痛、发热、拒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继发细菌感染。
病毒侵袭口腔黏膜后会出现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面,患儿常因疼痛拒绝进食饮水。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促进愈合,配合康复新液含漱减轻炎症,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
约半数患儿伴随38-40℃高热,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或惊厥。需及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口腔疼痛导致进食困难可能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婴幼儿表现为尿量减少、前囟凹陷。建议家长准备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释果汁,少量多次喂养。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溃疡面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创面脓性分泌物或周围红肿加重。可预防性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儿口腔。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病毒血症,引发疱疹性角膜炎或脑炎。若出现眼部分泌物增多、嗜睡等症状,需联合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新生儿感染需住院观察。
患儿发病期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未溃疡区域。饮食避免酸性、坚硬及过烫食物,室温酸奶或果泥有助于补充营养。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时减少衣物包裹并多饮温水。托幼机构患儿应隔离至水疱结痂,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病程通常7-14天,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严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